武当山茶产业(品牌)联盟在湖北十堰正式成立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3-03-23 13:33来源:环球新闻瞭望 环球新闻瞭望网讯(编辑士雄 龚剑 通讯员杨瑞 陈松林 付延峰报道)湖北十堰春来早,春雨催茶生。在这春意暖暖的三月,3月20至21日,武当山茶产业(品牌)联盟成立大会在湖北省十堰市百强大酒店成功举办,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陈宗懋分别视频致辞。
十堰制茶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茶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湖北省高香型绿茶生产基地。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的重要部署,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将茶叶产业纳入全市重点产业发展体系,建立茶叶产业链链长制,全力打造“武当山茶”区域公用品牌,大力开拓全国乃至全球市场。目前,全市茶园面积83万亩,茶产业综合产值过100亿元,“武当山茶”区域公用品牌授权茶企136家,产品畅销国内并远销欧美、非洲和东南亚市场,极大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农民增收致富。 十堰境内的武当山被誉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将武当山与茶叶产业进行有效嫁接,打造“武当山茶”区域公用品牌,是发挥山区农业比较优势、运用现代农业理念、发展特色产业的有效路径。成立武当山茶产业(品牌)联盟,旨在进一步整合资源力量、发挥特色优势、强化品牌赋能、推进市场开拓,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大文章,推动茶产业全链条升级,深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依据联盟章程,136家会员单位选举产生了武当山茶产业(品牌)联盟主席、副主席、委员会委员、监事长、监事,湖北大明实业集团公司董事长王大明当选为武当山茶产业(品牌)联盟主席。
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农业农村部茶叶专家指导组组长杨亚军,中国汽车后市场总会专职副会长乔永锋,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专家姜爱芹分别作了题为《茶产业、茶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武当山茶与全国汽车后市场渠道对接与品牌建设》《茶叶市场营销模式探讨》的主旨演讲,从不同角度发表了专业见解,为推动武当山茶产业(品牌)高质量发展献言献策。
下午,竹溪县许庆一县长、副县长杨利军、政府办朱主任、北京的专家学者和联盟会员,农业农村部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原主任孙建国,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乡村振兴研究院、博士生导师、研究员夏英女士,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科技产业人才基金主任崔洁琼等领导一行到竹溪县梅子贡,竹溪电子商务展示中心,龙王垭茶厂,鄂湘川陕西渝(竹溪)茶叶交易中心市场。竹溪天宝乡粮援有机示范茶场等单位。参观考察调研指导工作。 武当山茶联盟主席王大明,农业招商部门全程陪同。
竹溪的茶自古以来就是“四贡”之一, “形美、香高、味醇、有机”是她独特的品位与特征。湖北竹溪粮援茶场的茶以纯手工制作,制茶工艺全部采用传统的武夷山茶的制作工序,选择采摘及时、色泽鲜艳、芽头饱满的新茶制作,大概两万颗芽头四斤鲜叶才能制作一斤干茶,头茶每人一天才能采摘二斤鲜叶。 红茶的制作是在温控的环境下发酵6-8个小时,这样制作出来的茶,茶汤色泽清亮明艳,口感温润甜香,大家一致称颂粮援茶场的茶形美、香高、味醇、有机的高品质茶。
十堰竹溪粮援茶场的负责人是来自浙江金华的卢高桥先生,多年前因政府招商引资来到竹溪,为帮助扶持地方经济,促进乡村振兴。带着情怀、资金与热情,一头扎进了绵延起伏的秦巴山中,扎根、耕耘这片土地,带动一方经济,致富一方民众,让粮援茶场的茶香飘天下。促进三农经济发展。 |
|